通知公告
行業資訊
根據安徽省科學技術協會開展的安徽省科普教育基地認定計劃,是按2021-2025年規劃,主要依據要求《安徽省科普教育基地創建與認定管理辦法》內容。具體2021-2025年安徽省科普教育基地認定申報條件是分類顯示!
安徽省科普教育基地認定申報條件分類:
條件標準:
申報2021-2025年度安徽省科普教育基地:2021年及之前到期的安徽省科普教育基地、其他申報單位對照《安徽省科普教育基地創建與認定管理辦法》(附件1),符合條件、有意向申報的單位,可向高新區科協申報,高新區科協再向市科協推薦,市科協擇優推薦給省科協。
安徽省科普教育基地認定免費咨詢:198 5510 8681
基本條件:
1.提供公共科普服務的法人單位,或以法人單位為依托的內設(下屬)機構。
2.具有明確的科普服務宗旨、開放服務和安全管理等制度。
3.具備開展科普公共服務的室內外場所條件,積極開展青少年科技教育等形式多樣的科普服務,大力弘揚科學精神和科學家精神,培育公眾創新思維和能力,積極營造熱愛科學、崇尚創新的社會氛圍。
4.每年全國科普日、全國科技活動周、全國科技工作者日等重要主題日期間舉辦主題科普活動。
5.通過網絡媒體平臺向公眾公布開放信息、科普教育活動信息、展教資源更新情況等公共科普服務信息。
6.有穩定的科普經費投入或專項科普經費,專兼職科普人員科普教育工作成效納入本單位個人績效考評或表彰獎勵范圍。
7.開展科技志愿服務活動。
8.原則上已持續提供科普公共服務滿三年。
分類別基本條件:
(一)科技場館類
1.設施條件
(1)室內展教展示區域面積不少于800平方米。
(2)科普展教設施設備形式多樣,包括展品、展板、說明牌等基本展教設施,以及多媒體、數字化、互動體驗類展教設備等,并根據科技前沿發展和社會熱點定期更新擴展內容。
2.科普服務
(1)常年對公眾開放,每年實際服務公眾天數不少于200天。
(2)開展進社區、進校園、進鄉村等“走出去”的科普活動。
(3)針對熱點科技問題組織公眾科普報告、科學家科普講壇等活動每年不少于4次。
(4)以場館特色科普資源為基礎,舉辦青少年科技夏(冬)令營,或承接青少年科普研學、社會實踐等青少年科普活動每年不少于3次。
(5)每年開展中小學教師科技培訓或研修實踐活動不少于1次。
(6)利用新技術手段提供互動講解或線上虛擬展示等服務。
(7)建有專門的科普網站。通過各種媒介持續傳播科普圖文、視頻、書籍、課程、展教器具等,具有一批質量好、傳播廣的優質原創科普資源。
3.人員保障
(1)專兼職科普人員不少于60人。
(2)每年開展專兼職科普人員業務交流或培訓1次,或組織專兼職科普人員參加中國科協、省科協組織開展的業務交流或培訓活動。
(二)教育科研與重大工程類
1.設施條件
(1)具有公共科普服務功能的區域面積不少于200平方米。
(2)科普設施設備形式多樣,包括展品、展板、說明牌以及多媒體等,并根據本單位最新科研、重大科技工程成果、國內外科技前沿發展以及經典科學技術知識,及時更新擴展內容。
2.科普服務
(1)每年向社會公眾開放本單位科教資源,能夠提供團隊預約科普服務(包括外出服務)。
(2)積極開展科普活動,及時普及重大科技成果,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加強科研誠信和科技倫理建設,展示科技界優秀典型、生動實踐和成就經驗,培育公眾特別是青少年的科學思維和工程思維,宣傳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重大意義,涵養優良學風。
(3)以本單位特色優勢科技資源為基礎,舉辦青少年科技夏(冬)令營、或承接科普研學、社會實踐等活動每年不少于1次。
(4)每年開展中小學教師科技培訓或研修實踐活動不少于1次。
(5)利用本單位特色優質科教資源,開發多種形式的高質量原創科普圖文、視頻、書籍、課程等科普資源,并利用各種媒體廣為傳播。
3.人員保障
(1)有公共科普服務聯絡人或負責人,參與本基地科普工作的科研人員不少于5人。
(2)每年開展專兼職科普人員業務交流或培訓1次,或組織專兼職科普人中參加中國科協、省科協開展的業務交流、培訓。
(三)“三農”類
1.設施條件
(1)具有公共科普服務功能的區域面積不少于1500平方米。
(2)科普設施設備形式多樣,包括展品、展板、說明牌等,并根據最新農業科技成果、農業科技前沿發展和相關社會熱點及時更新擴展內容。
2.科普服務
(1)每年實際服務公眾天數不少于50天,能提供團隊預約科普服務(包括外出服務)。
(2)服務鄉村振興戰略,積極開展科普活動,大力弘揚勞動精神,樹立相信科學、和諧理性的思想觀念,推廣普及農業科研成果,培育健康文明鄉風,培養農民群眾文明生活、科學生產和科學經營能力。
(3)開展進鄉村等“走出去”的科普活動。開展針對欠發達地區農民群眾的科普活動每年不少于1次。
(4)每年承接青少年農業實踐(實習)等活動不少于1次。
(5)制作并傳播高質量農業科技、農耕文化、農民生活、農村環境相關的科普圖文、視頻、書籍、課程等科普資源。
3.人員保障
(1)有公共科普服務聯絡人或負責人,專兼職科普人員不少于5人。
(2)每年開展專兼職科普人員業務交流或培訓不少于1次,或組織專兼職科普人員參加中國科協、省科協組織開展的業務交流或培訓活動。
(四)企業類
1.設施條件
(1)具有公共科普服務功能的室內區域面積(不含廠房)不少于200平方米。
(2)科普設施設備形式多樣,包括互動體驗設備、展品、展板、說明牌、多媒體等,并根據企業科技創新成果、企業或行業裝備和技術升級迭代歷史,及時更新擴展展教內容。
2.科普服務
(1)每年向社會公眾開放本單位科教資源,能夠提供團隊預約科普服務(包括外出服務)。
(2)積極開展科普活動,大力弘揚創新創業精神和工匠精神,展示先進科學技術的應用場景、推廣現代化生產技術與工藝,傳播先進的管理思想,展示工業遺產文化,營造勞動光榮的社會風尚、精益求精的敬業風氣和勇于創新的文化氛圍。
(3)以本單位特色優勢科技資源為基礎,承接大學生專業實習、中小學學生職業體驗、研學、社會實踐等活動每年不少于1次。
(4)每年承接職業教育教師、中小學教師科技培訓或研修實踐不少于1次。
(5)圍繞行業和企業創新成果、科技前沿,制作并傳播高質量的科普圖文、視頻、書籍、課程等原創科普資源。
3.人員保障
(1)有公共科普服務聯絡人或負責人,專兼職科普人員不少于5人。
(2)每年開展專兼職科普人員業務交流或培訓不少于1次,或組織專兼職科普人員參加中國科協、省科協組織開展的業務交流或培訓活動。
(五)自然資源類
1.設施條件
(1)具有公共科普服務功能的區域面積不少于1500平方米。
(2)科普展教設施設備形式多樣,包括但不限于展品、展板、專業說明牌、多媒體等。結合本單位自然生態資源特色、季節變化等及時更新擴展科普內容。
2.科普服務
(1)常年對公眾開放,每年實際服務公眾天數不少于200天。
(2)積極開展科普活動,充分利用自然資源稟賦,促進公眾理解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念,培養公眾特別是青少年保護自然資源、生態環境的意識和行為習慣。
(3)開展進社區、進校園、進鄉村等“走出去”的科普活動。
(4)以本單位特色科普資源為基礎,組織青少年科技夏(冬)令營,或承接青少年科普研學、社會實踐等活動每年不少于2次。
(5)開展中小學教師科技培訓或研修實踐活動不少于1次。
(6)有專門的公共服務網站或自媒體宣傳平臺,結合自然資源特色,制作并傳播原創科普圖文、視頻、書籍、課程等科普產品。
3.人員保障
(1)有專職科普人員,專兼職科普人員不少于50人。
(2)每年開展專兼職科普人員業務交流或培訓不少于1次,或組織專兼職科普人員參加中國科協、省科協組織開展的業務交流或培訓活動。
(六)其他類
1.設施條件
(1)具有科普內容的展教區域面積不少于200平方米。
(2)科普展教設施設備形式多樣,包括展品、展板、說明牌、多媒體等。展教內容具有科普價值,體現出文化、歷史、藝術資源稟賦中蘊藏的科學思想、科學方法和科學知識,并根據科技文化熱點定期更新擴展內容。
2.科普服務
(1)常年對公眾開放,每年實際服務公眾天數不少于200天。
(2)科普活動充分利用資源稟賦,促進公眾理解科學與文化、歷史、藝術等共同的創新智慧,宣傳中外歷史中杰出科學家,提高公眾科學文化素質和文化傳承保護意識。
(3)開展進社區、進校園、進鄉村等“走出去”的科普活動。
(4)以本單位特色科普資源為基礎,組織青少年科技夏(冬)令營,或承接青少年科普研學、社會實踐、專業實習等活動每年不少2次。
(5)每年開展中小學教師科技培訓或研修實踐活動不少于1次。
(6)有專門的公共服務網站。制作科技與文化、藝術、歷史等交叉融合的高質量原創科普圖文、視頻、書籍、課程等科普資源,并利用各類媒體廣為傳播。
3.人員保障
(1)有公共科普服務聯絡人或負責人,專兼職科普人員不少于20人。
(2)每年開展專嫌職科普人員業務交流或培訓1次,或組織專兼職科普人員參加中國科協、省科協組織開展的業務交流或培訓活動。
注意:本次申報2021-2025年度安徽省科普教育基地的單位,請各有關單位填寫表申報時間于10月29日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