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外省資訊
下面來說說湖北省(新能源)研發計劃項目的申報流程相關項目的認定條件要求,項目有什么申報流程呢?申報重點與領域分別是什么呢?獎補好處有哪些?下面來說說具體政策詳情吧
18714998852(同V)
一、2022年湖北省(新能源)研發計劃項目認定-方向
1.氫能技術
*新能源常溫電解水制氫關鍵技術研究
研究內容:開展新能源電力大規模常溫高效電解水制氫裝置及關鍵材料合成技術研究,重點突破電解水制氫的電解堆系統設計和優化技術,研制適應波動性輸入的長壽命近零碳排放的電解制氫示范系統。
考核指標:研制適應波動性輸入的電解水制氫示范系統,其中電解堆:額定電流密度≥1.5A/cm2、電解電壓≤[email protected]/cm2@80℃、額定功率≥1kW,產氫純度≥99.99%;模擬新能源工況下示范運行工作100h以上,平均單節電壓衰減率≤40μV/h。
資助額度上限:100萬元。
*大規模高溫質子交換膜電解水制氫材料與裝備技術研究
研究內容:圍繞高溫質子交換膜水電解器電解水制氫關鍵材料及技術,開展關鍵材料的合成工藝與其反應活性、穩定性、催化效率間的構效關系研究,重點突破關鍵材料的宏量制備技術,實現高通量高溫質子交換膜電解水制氫裝備技術,在電解水制氫相關領域的驗證或推廣。
考核指標:質子交換膜在180-220°C條件下的質子傳導率大于0.15S/cm,產氫通量達到15Lh-1cm-2;實現關鍵材料小試制備或工業化量產,并在相關應用領域得到驗證或推廣。
資助額度上限:100萬元。
*高效甲醇重整在線制氫關鍵技術研究
研究內容:開展高效甲醇重整在線制氫裝置集成設計、高效換熱結構設計、高效氫氣純化技術研究,重點突破制氫單元模塊化設計、尾氫催化燃燒供熱等關鍵技術,實現氫氣的安全、高效在線制取。
考核指標:形成基于甲醇重整的在線制氫模塊樣機1套;額定供氫流量≥30Nm3/h,效率≥85%,氫氣純度≥99.99%,CO含量≤0.2ppm,總硫≤4ppb。
資助額度上限:100萬元。
*大容量高安全有機液體儲運氫關鍵技術研發
研究內容:開展具有高儲氫量的可逆有機液態儲氫材料、催化劑批量制備工藝以及儲供氫工藝的研究,重點突破具有高儲氫密度、安全穩定、高度可逆的液態有機物儲氫載體的創制技術、高效儲供氫工藝設計及系統集成技術,實現有機液體儲運氫技術體系的構建。
考核指標:開發出質量儲氫密度≥6.0wt%有機液體儲氫材料,可逆循環次數≥500;發展5種以上高效加/脫氫廉價金屬催化劑,催化劑壽命≥1000小時;完成每天200公斤級氫氣儲運的儲供氫工藝系統開發設計,并在省內企業實現應用。
資助額度上限:100萬元。
*基于氨分解的高效氫氣儲運體系構建及技術研究
研究內容:開展基于氨分解的氫氣規模儲運體系模型構建、高效氨分解反應器設計、高效換熱結構設計、高活性氨分解制氫催化劑設計及評估技術研究,重點突破氨分解制氫裝置集成設計、高效氨分解催化劑可控制備等關鍵技術,實現基于氨分解的零碳、高效氫氣規模儲運技術的示范應用。
考核指標:構建出基于氨分解的氫氣規模儲運體系模型;開發出高效氨分解制氫系統樣機及匹配高活性催化劑;樣機供氫流量≥50Nm3/h,氨分解轉化率≥97%,催化劑典型工作溫度≤600℃。
資助額度上限:100萬元。
*地下空間規模化儲氫關鍵技術研究
研究內容:開展多場耦合條件下氫氣在地下空間滲漏規律與密封性監測技術研究,重點突破地下空間地質力學模型構建與儲庫功能劣化調控技術等關鍵技術,并實現地下大型儲氫庫功能劣化規律及災變預與調控。
考核指標:構建1套針對湖北省地質特征的儲氫庫建造與安全運行方案,研發1套大型儲氫三維地質力學物理模型平臺。
資助額度上限:100萬元。
2.太陽能技術
*高效穩定鈣鈦礦太陽電池產業化技術研究
研究內容:開展電池關鍵功能層和大面積器件的設計與制備研究,重點突破高效、穩定大面積鈣鈦礦電池關鍵技術及其關鍵設備。具體包括:高性能電荷傳輸層及鈣鈦礦功能層穩定化設計;大面積薄膜制備及缺陷調控技術;大面積高效率、高穩定性器件制備技術。
考核指標:獲得太陽電池普遍適用的新原理、新模型;獲得鈣鈦礦太陽電池效率≥18%(指定面積≥100cm2),溫度≥55℃,AM1.5光照1000小時后,效率衰減≤5%;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組件效率≥16%(指定面積≥10000cm2)。
資助額度上限:100萬元。
*高性能有機太陽電池材料及器件制備技術研究
研究內容:開展高性能活性材料和電池機理研究。具體包括:高性能非富勒烯受體和聚合物給體的設計合成;電池開路電壓損失機理及控制因素;電池壽命決定因素及性能衰減機理。
考核指標:單結電池效率達20%;在1個太陽輻照度連續光照1000小時情況下,電池效率衰退率小于20%;獲得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產業化前景的材料和器件制備技術。
資助額度上限:100萬元。
*高效穩定太陽能光熱轉換關鍵技術研究
研究內容:圍繞太陽能光熱轉換等關鍵科學問題,設計和構建太陽能光熱轉換材料和結構體系;研究光熱轉換性能調控機制;突破太陽能水蒸汽應用技術、光熱材料壽命和循環穩定性關鍵技術,構筑高效穩定、自清潔的一體化太陽能光熱轉換體系。
考核指標:實現太陽能光熱轉換體系的結構優化和宏量制備,太陽能光熱轉換效率≧95%,產水效率≧2.0kg m?2 h?1(一個太陽光強);實現一體化蒸發器產水量≥3.0kg m-2 h-1,初步建成日產純凈水10kg和20kg小型化應用的太陽能光熱蒸發器的一體化實驗樣機。
資助額度上限:100萬元。
3.智能電網技術
*分布式變速抽水蓄能機組技術及示范應用
研究內容:開展分布式變速抽水蓄能機組全工況建模與響應特性等關鍵技術、變速抽蓄機組動態模型與高效運行控制關鍵技術等關鍵研究,重點突破大型無刷雙饋電機磁路設計理論和多模塊復雜轉子制造工藝,形成高性能大容量無刷雙饋電機。
考核指標:研制兆瓦級大容量無刷雙饋抽蓄電機,效率高于90%;完成分布式變速抽水蓄能機組研發與示范應用,機組整體運行效率高于85%,水頭大于100米;形成城市高層建筑分布式變速抽水蓄能電站建設規范。
資助額度上限:100萬元。
*超級電容器介電材料與混合儲能技術研究及裝置研制
研究內容:開展超級電容介質材料以及其混合儲能電源裝置研究,重點突破超級電容隔膜材料關鍵技術、超級電容電解質耐壓提升技術和超級電容器混合儲能裝置研制技術,實現超級電容器性能優化,形成超級電容器混合儲能電源裝置,大幅平滑新型電網電力生產,解決功率支撐問題。
考核指標:研制能夠對新能源輸出功率進行調節的超級電容器混合儲能裝置,裝置整體功率400 kW,其中超容輸出功率300kW,電池輸出功率100kW;超級電容器模組功率密度不低于12000W/kg,電池模組能量不低于5.68kWh。
資助額度上限:100萬元。
*變電站噪聲多源分離及數字化監測系統研制
研究內容:開展變電站主設備噪聲、帶電架構電暈噪聲和廠界背景噪聲的多源噪聲分離及數字化監測等關鍵技術研究,形成適用于變電站廠界區域復雜電磁環境的噪聲在線監測系統及監測樣機,并開展示范應用。
考核指標:研制變電站噪聲在線監測系統樣機,測量范圍為20dB(A)-140dB(A),頻率響應范圍為20Hz-20kHz,具有廠界背景噪聲濾除和多源分離能力,適應變電站工頻電場和磁場、雷電和操作沖擊、工頻和暫態地電位升等復雜電磁環境。
資助額度上限:100萬元。
*輕量化低脈動直驅式永磁電機技術研究及裝備研制
研究內容:開展輕量化低脈動直驅式永磁電機關鍵技術、創新直驅電機轉矩脈動抑制技術等關鍵技術研究,重點突破直驅式永磁電機高轉矩低脈動的性能瓶頸,形成高檔直驅式永磁電機裝備。
考核指標:完成高檔直驅式永磁電機研制,形成輕量化、低脈動電機產品;電機額定轉矩密度不小于80kNm/m3,峰值轉矩密度不低于150kNm/m3,轉矩脈動不大于1.5%。
資助額度上限:100萬元。
*混合式電力變壓器技術及裝備研制
研究內容:開展常規電力變壓器與電力電子電壓源變流器相結合的混合式電力變壓器關鍵技術研究,重點突破電壓源變流器與電磁電力變壓器組合的拓撲結構、電力變壓器與電壓源變流器間交互耦合關系描述等關鍵技術,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提升新能源外送能力的新型電力變壓器。
考核指標:構建混合電力變壓器仿真平臺;研發樣機1套,效率不低于96%,被調控節點電壓偏差不超出國標要求,調控響應不大于20ms。
資助額度上限:100萬元。
*超高壓可控避雷器技術研究及裝備研制
研究內容:開展500kV交流可控避雷器關鍵技術研究及裝備研制,重點突破可控避雷器控制單元動作策略、動作可靠性的技術難點,解決避雷器元件高能量吸收的技術問題,形成快速動作、深度抑制操作過電壓的500kV交流可控避雷器。
考核指標:完成500kV超高壓交流可控避雷器樣機,要求額定電壓440kV,直流參考電壓≥597kV,重復轉移電荷≥4C,局部放電量≤10pC,額定短路電流63kA。
資助額度上限:100萬元。
二、湖北省(新能源)研發計劃項目認定-要求
申報單位應為湖北省境內注冊,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企事業單位,有較強的科技研發能力和條件,運行管理規范。企業注冊時間須在2021年1月1日前。
2.項目申報負責人原則上應1962年1月1日以后出生(院士可放寬至1957年1月1日),每年用于項目的工作時間不少于6個月。2019年以來未通過驗收的項目和在研項目的負責人(不包括人才類項目)不得申報。
3.發揮企業作為出題人、答題人、閱卷人作用,推動企業成為技術創新主體,支持企業牽頭或參與項目申報;年銷售收入超過5億元(含)的企業,可同時申報或承擔2個省級科技計劃項目;年銷售收入超過10億元(含)的企業,可同時申報或承擔3個省級科技計劃項目;2019年以來項目驗收未通過的企業不得申報新項目。
4.支持高校院所與企業聯合申報,參與單位(含牽頭單位)總數不超過3個,申報書中應提供合作協議書,牽頭單位應承擔主要研發任務,項目經費分配要與研發任務合理匹配。湖北省外單位作為合作單位的,不參與分配省級財政資金。
5.設立青年科學家項目,支持青年科研人員牽頭承擔省重點研發計劃項目任務。青年科學家項目負責人的年齡要求:男性應為1984年1月1日以后出生,女性應為1982年1月1日以后出生。
6.鼓勵項目申報單位設立科研助理崗位,吸納高校畢業生參加科研工作,按規定從項目“勞務費”科目據實列支勞務性報酬和社會保險補助等。項目團隊應開展與研究內容相關的科普活動,相關經費可在項目預算中列支。
7.同一單位相同或相近的研究內容,不得重復、多頭申報省級科技計劃項目。參與2022年度重點研發計劃指南論證的專家不得參與所論證領域的項目。項目牽頭申報單位、參與單位以及項目負責人、項目團隊成員須具有良好的誠信,須對申報材料的真實性負責。申報項目和內容不得涉密。
8.省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實施期原則上不得超過3年,項目實施截止日期為2024年12月31日之前。
三、湖北省(新能源)研發計劃項目認定-流程
1.項目申報。采取無紙化申報方式,申報單位的項目負責人登錄“湖北省科技計劃項目管理公共服務平臺,在線填寫項目基本信息表,并上傳誠信承諾書(簽字蓋章)、申報書封面(蓋章)、申報書正文以及相關附件材料(新單位注冊按照網站指引進行,附件材料清單見平臺系統)。
2.項目推薦。按歸口管理原則,由各市(州、林區)科技j、各擴權縣(市、區)科技(經信)j、東湖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管委會、高校院所及部分zy在漢單位、省直部門作為歸口管理單位統一推薦。
如您對此項目有意向,歡迎您撥打下方熱線咨詢,我們致力于為不同階段的科技企業提供一站式全方位的科技創新服務解決方案;期待您的來電!
小編聯系方式:18714998852(同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