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外省資訊
以下將為大家帶來武漢蔡甸區創建省級全域旅游示范區申請條件步驟及認定等內容,詳情如下,有需要的可以免費咨詢小編為你解答指導!
政策咨詢熱線:19855109130(可加v),0551-65300586,免費咨詢
一、總體思路
準確把握新發展階段,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認真落實區委、區政府決策部署,通過對區域內文化資源、旅游資源、相關產業、生態環境、公共服務、體制機制等進行全方位、系統化的優化提升,實現區域資源有機整合、產業融合發展、社會共建共享,以創建全域旅游示范區推進全區旅游業態提檔升級。
二、建設目標
2022年至2023年,成功創建省級全域旅游示范區。
三、實施步驟
(一)建立適應全域旅游發展的體制機制,提升旅游綜合治理能力
1. 建立黨政統籌的全域旅游組織領導機制。成立蔡甸區省級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工作領導小組(以下簡稱“領導小組”),負責創建工作的組織領導、指導協調、督導調度,定期召開會議,研究全域旅游發展重大事項,從全局謀劃推進全域旅游發展。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具體負責創建工作的組織協調,各成員單位積極履職,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制定詳細的落實方案,確保完成工作任務。(責任單位:區政府辦公室、區委組織部、區文化和旅游局)
2. 建立部門聯動、共同參與的旅游綜合協調、綜合監管機制。區文化旅游產業發展委員會負責綜合協調、綜合監管,及時協調解決跨部門間問題,統籌產業融合發展事宜;強化涉旅部門聯合執法,相關監管部門協調配合,各司其職,形成既分工又合作的綜合協調監管工作機制。(責任單位:區政府辦公室、區委政法委、區文化和旅游局)
3. 建立旅游行業協會,健全行業自律機制。加快推進旅游企業組建旅游協會、旅行社協會、酒店協會、民宿協會、餐飲協會、景區協會等行業協會或組織,建立行業自律機制和行業誠信體系。(責任單位:區文化和旅游局、區旅游行業各單位)
(二)建立以旅游業為主導產業的政策保障機制,實現旅游規劃與相關規劃有機銜接,完善全域旅游發展支持配套政策
1. 明確產業定位,促進多規融合。統籌編制規劃,在地方經濟社會發展規劃中確立旅游業為主導產業,推動國土空間、生態環境保護、交通、農業、水利、林業等相關規劃與全域旅游規劃深度融合,形成定位準確、特色鮮明的蔡甸區全域旅游發展規劃,以及旅游產品開發、公共服務、營銷推廣、市場治理、鄉村旅游等旅游專項規劃、實施方案或行動方案。(責任單位:區發展和改革局、區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區水務和湖泊局、區農業農村局、區文化和旅游局、區生態環境分局、區園林和林業局)
2. 保障旅游優先,制定配套政策。統籌各部門資金支持全域旅游發展,調整和完善旅游發展、營銷、惠民等獎勵補助政策,落實金融支持和優惠政策。保障旅游發展用地新增建設用地指標,在年度用地計劃中優先支持旅游項目用地,促進土地要素有序留點和合理配置,構建旅游用地保障新渠道。設立旅游專家智庫,建立多層次的人才引進和旅游培訓機制,實施旅游人才獎勵政策。(責任單位:區委組織部、區委編辦、區財政局、區政府辦〈金融辦〉、區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區人社局、區文化和旅游局)
(三)建立全域旅游公共服務體系,保障各類配套設施有效運行
1. 建立完善的外部交通、內部交通體系,建設復合型高速公路服務區,提供運力足、供給能力強的旅游交通服務。科學編制蔡甸旅游交通圖,建立交通方式快捷多樣的外部綜合交通網絡體系和內部交通配套體系,確保各類道路符合相應等級公路標準。推進漢宜高速永安服務區、漢蔡高速西湖服務區、京港澳高速蔡甸服務區等高速公路服務區改造工程,打造具備停車休息、入廁、汽車加油(充電)、旅游咨詢、商品售賣、餐飲服務、醫療救助及旅游體驗活動等功能的復合型服務區。(責任單位:區交通運輸局、區文化和旅游局、區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區水務和湖泊局、區園林和林業局、區生態環境分局)
2. 建立多層級旅游集散網絡,建設配套設施完備的景區生態停車場和游客服務中心。利用九真山風景區現有設施完善一級游客集散中心基礎設施,在各A級旅游景區建設二級游客集散中心、生態旅游停車場,在各旅游集散點、相關基層文化站設置旅游咨詢服務中心,建立體系完善、功能齊全、覆蓋全部A級旅游景區的智慧旅游系統。在區內主要交通路口設置全域全景圖,景區、度假區、旅游風景道路入口設置全景導覽圖,各級游客集散中心設置旅游公共信息圖形符號,建立系統完善、布局合理、涵蓋全域的旅游道路導向標識牌系統。布局建設覆蓋城鄉全域、分布合理、管理規范的旅游廁所網絡。(責任單位:區文化和旅游局、區生態集團、各街道〈含中法生態城管委會有關處室、蔡甸經濟開發區、消泗鄉,下同〉)
(四)健全旅游供給要素,科學布局旅游功能
1. 豐富完善旅游行業“吃、住、行、游、購、娛”六大要素。積極支持香草花田、侏儒山街陽灣村申報3A級旅游景區,打造一批品牌突出、數量充足的旅游吸引物。積極推進區內具備條件的酒店、民宿提檔升級,逐步形成住宿設施齊全、管理規范的旅游住宿產業群。積極打造游客主要集散區域餐飲專區和購物專區,形成服務便捷、形式多樣、品牌突出、管理規范的旅游餐飲服務體系,建設特色鮮明、經營規范的旅游購物專區。積極舉辦富有地方文化特色的旅游演藝、節慶活動,大力開展送文化、送體育進景區活動,鼓勵具備條件的景區、酒店等旅游企業自辦演藝活動,豐富旅游休閑娛樂產業。(責任單位:區文化和旅游局、區商務局、區市場監管局、區農業農村局、區生態集團、各街道)
2. 實施“旅游+”戰略,實現多業態融合發展。著力推進“旅游+生態”“旅游+康養”“旅游+研學”“旅游+農業”“旅游+商務”等模式,促進旅游業與其他產業融合發展,提升綜合經濟效益。(責任單位:區文化和旅游局、區教育局、區農業農村局、區商務局、區生態集團、各街道)
(五)建立全域旅游市場秩序與安全體系,提升旅游服務功能
1. 規范市場秩序,提升旅游服務質量。實施旅游服務質量提升計劃,廣泛宣傳、貫徹、實施各類旅游服務標準。充分發揮文化和旅游市場綜合執法隊伍的作用,建立保障良好的旅游市場秩序。健全旅游投訴制度,暢通旅游投訴舉報渠道,確保游客投訴處理規范公正,反饋及時有效,提高游客滿意度。(責任單位:區文化和旅游局、區市場監管局、各街道)
2. 推進文明旅游,開展旅游志愿服務。定期開展旅游文明宣傳和警示教育,推行旅游文明公約,樹立文明旅游典型,及時上報、妥善處置不文明旅游行為。完善旅游志愿服務體系,在游客集散地域設立志愿服務工作站點,開展旅游志愿公益行動。(責任單位:區委宣傳部〈區文明辦〉、區文化和旅游局、各街道)
3. 加強旅游風險管控,建立旅游救援合作機制。強化旅游安全監管,建立旅游安全聯合監管機制,制定旅游安全應急預案,定期開展旅游安全培訓和應急演練。指導旅游企業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并督促其有效執行。建立與本地110、120、119等平臺合作救援機制,鼓勵旅游企業建立專門救援隊伍以及與其他專業救援隊伍聯合合作機制。引導景區購買覆蓋景區及高風險旅游項目的旅游保險。(責任單位:區文化和旅游局、區市場監管局、區應急管理局、區公安分局、各街道)
(六)建立全域旅游資源環境保護機制,形成旅游發展良好社會環境
1. 加強旅游環境資源保護,開展全域環境整治,提升城鄉建設水平。制定實施山水林田湖草和生態修復的針對性自然資源保護措施,提高主要旅游地區空氣質量和地表水質量。實施保護地方歷史文化、民族文化等針對性措施和方案。開展旅游區、旅游廊道、旅游村鎮周邊環境整治,重點是嵩陽大道沿線、S105省道蔡甸至龔家渡沿線、318國道永安至侏儒沿線。有力推進“三改一整”工程(改廚、改廁、改客房、整理院落),旅游景區、旅游村鎮實現污水處理全覆蓋,垃圾分類回收、轉運和無害化處理全覆蓋(責任單位:區生態環境分局、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區城管執法局、區文化和旅游局、區農業農村局、各街道)
2. 強化全域旅游宣傳教育,實施惠民旅游政策,開展旅游扶貧富民。廣泛開展居民宣傳教育,提高居民的旅游參與意識、旅游形象意識、旅游責任意識、旅游安全意識,樹立“處處都是旅游環境,人人都是旅游形象”理念,形成良好的社會環境和熱情友好的旅游氛圍。免費開放公共博物館、文化館、圖書館、科技館、紀念館、城市休閑公園、紅色旅游景區(景點)、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公益性場所。制定并實施“蔡甸人免費游蔡甸”等惠民旅游政策,并對老人、軍人、學生、殘疾人等特定人群實施價格優惠。積極支持旅游扶貧、鄉村振興項目,引導全區脫貧人口通過旅游就業等形式進行幫扶。(責任單位:區文化和旅游局、區農業農村局、區融媒體中心、各街道)
(七)建立全域旅游營銷體系,打造特色鮮明旅游品牌
實施品牌營銷戰略,建立宣傳營銷聯動機制,打造易于旅游市場識別、接受和傳播,且能充分反映蔡甸獨特地域特征和文化內涵的蔡甸旅游品牌。建立文化、旅游、宣傳、體育、商務等多部門參與的營銷聯動機制,力促蔡甸旅游市場規模持續擴大,游客數量穩定增長,年旅游市場平均增長率在20%以上,形成全域旅游營銷格局。(責任單位:區委宣傳部、區文化和旅游局、區融媒體中心、各街道)
(八)強化改革創新力度,著力解決旅游業發展瓶頸
突出政策舉措創新,推出財政支持政策、旅游投融資、土地供給、人才政策等系列促進全域旅游發展的配套政策舉措。突出業態融合創新,以“旅游+”為抓手,扎實推進全地域、全產業、全資源融合,統籌基礎設施、產業升級和公共配套,推進區域經濟社會轉型發展。突出公共服務創新,改善旅游交通設施,保障“廁所革命”實施效果,做好旅游區域周邊環境整治、廣泛應用節能減排技術。突出科技與服務創新,完善旅游智慧平臺建設,推進旅游與科技融合,支持旅游部門采用智慧化手段為游客和旅游企業提供個性化服務。(責任單位:區文化和旅游局、區財政局、區科技和經信局、區人社局、區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區城管執法局、區交通運輸局、區農業農村局、區生態環境分局、各街道)
(九)強化工作協調力度,確保全域旅游創建順利完成
全區各責任單位要各司其職,密切配合,確保不發生重大旅游安全生產責任事故,重大旅游投訴、旅游負面輿情、旅游市場失信等市場秩序問題,重大破壞生態環境事件,旅游“廁所革命”不達標問題。(責任單位:區旅游產業委員會各成員單位、區旅游安全委員會各成員單位)
四、主要任務
(一)申請創建階段(2022年4月中旬之前完成)
完成蔡甸區全域旅游發展規劃編制,制定省級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工作方案,對創建工作進行全面動員部署,明確時限,責任到人,啟動創建工作。按照省、市相關要求,區文化和旅游局報送蔡甸區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申報材料。
(二)準備驗收階段(2023年3月底之前完成)
區直各部門、各街道對照省級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工作任務清單進一步細化分解,加快推進創建工作,確保按時間節點完成工作任務。按照省、市相關要求,召開全域旅游考核迎檢動員部署工作會議。區文化和旅游局報送申請材料,并搜集、整理、完善驗收資料。
(三)自查整改階段(2023年4月底之前完成)
區直各部門、各街道對照考核驗收標準,對省級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情況開展自查,及時查漏補缺,整改完善。區創建省級全域旅游示范區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對各單位完成情況進行督查。
(四)驗收總結階段(2023年12月)
全面啟動全域旅游示范區迎檢工作,提煉總結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經驗、亮點和特色,突出迎檢工作重點,營造迎檢工作氛圍,確保創建成功。
五、保障措施
(一)加大財政金融支持。建立健全以政府投入為引導、企業投資為主體、市場化運作為基礎、投資多元化的旅游業投融資機制。加大區級財政對旅游產業基礎設施投入,適度增加旅游發展專項資金預算額度。鼓勵支持金融機構增加對旅游企業和旅游項目的貸款授信額度,加大政策性金融對旅游業的支持力度。
(二)強化旅游招商引資。鼓勵各類市場主體投資蔡甸旅游業,引進境內外知名企業進入蔡甸旅游市場,加快索河溫泉資源招商開發進度,切實推進重點旅游項目建設。支持對列入全區招商引進的重點旅游項目,給予一定獎補。
(三)落實激勵扶持措施。優化調整旅游景區土地利用結構和空間布局,保障旅游用地有效供給。支持對獲得上級相關評級、認證和榮譽稱號的單位和個人,對新評定為國家3A級、4A級、5A級的旅游景區,對新評定為三星級、四星級、五星級的旅游飯店,對新評定為市級、省級、國家級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點的單位,對獲得省級、國家級名牌旅游商品稱號的旅游企業給予相應獎勵。
(四)加大環境整治力度。大力宣傳貫徹《旅游法》,深入實施生態環境保護條例等地方法規,始終堅持“環保優先”理念,保護利用山水生態資源,推進景區污水處理系統全覆蓋,切實保護蔡甸良好的生態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
(五)強化工作督辦考核。區委組織部將創建工作納入年度目標考核責任制,區創建省級全域旅游示范區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區政辦督查室進行專項督查,建立定期匯報、研究、限時解決問題的工作制度。
(六)提供人才隊伍支撐。將旅游人才引進政策納入區人才激勵政策重要板塊,以優惠政策引進、留住國內外頂尖旅游管理、規劃、營銷人才。建立多層次旅游培訓網絡,加強對旅游從業人員經常化培訓,不斷提高旅游從業人員素質。積極培養優秀導游、優秀景區講解員和旅游企業服務能手。